热搜: 十大正规足球外围app下载
中新网南宁6月30日电 (记者 林浩)6月30日,2023年中国—东盟糖业博览会(以下简称“糖博会”)在南宁开幕。
本届糖博会由中国糖业协会、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、中国—东盟博览会秘书处联合主办,广西国际博览集团有限公司承办,旨在加快推进糖业高质量发展,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,加强国内外糖及涉糖产业的全方位合作与交流。
图为客商在糖博会上交流。 林浩 摄
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许显辉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,作为我国最大的食糖主产区,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、蔗糖产量已连续32个榨季居全国第一位,全国每三勺糖就有两勺来自广西,广西糖业在保障食糖稳定安全供给、推动地方经济发展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、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。
许显辉介绍,当前,广西正加大技术改造力度,加快产业重组,推动糖业“二次创业”,全力稳定糖料蔗种植面积,扎实推进糖业降本增效,加快糖业全产业链优化升级,提升糖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,糖业发展总体趋稳向好,糖料蔗种植面积稳定在1100万亩以上,食糖产量稳定在600万吨左右,农民种蔗收入稳定在250亿元左右。
许显辉建议,与会各方借助糖博会平台,加强糖业投资贸易交流合作,推动糖业科技创新,携手做大食糖消费市场。
中国糖业协会理事长闫卫民表示,举办此次糖博会旨在鼓励食糖生产农工技术交流、加强产销对接、促进国际合作,让中国糖业走向谋创新、强自身、共发展的道路。
图为涉糖业产品展示。 林浩 摄
缅甸驻南宁总领事馆总领事觉梭登表示,此次糖博会的举办,将为东盟与中国工商界建立合作关系提供良好平台,为区域制糖业的高速高质量发展带来良好前景,缅甸欢迎更多投资者前来考察,探索合作商机。
开幕式上,中国糖业协会秘书长魏冰、中国工程院院士单杨分别进行“新形势下的中国糖业”“科学识糖科学用糖”演讲,分析我国糖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,以及食糖市场消费情况。
据悉,2023年糖博会以“汇聚一‘糖’,共享甜蜜”为主题,于6月30日—7月2日举办,活动突出“国际化、多元化、产业化”,展览展示和高端会议并重,将为糖业发展搭建集产销对接、营销体系构建、权威信息发布与交流、品牌宣传与推广、投资贸易与合作、技术进步与产品创新、研究成果转换与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。
此次糖博会展览面积约30000平方米,设置食糖展区、特色食品展区、休闲食品展区、酒水饮料展区、调味品及食材展区、农机和糖机设备展区、糖业配套服务展区,参展单位达1000余家。活动期间,主办方将举行系列论坛、名企交流对接会等活动,促进交流对接,提高经贸成效。(完)
中新网广州6月30日电 (记者 程景伟)广东鸟类又“上新”啦!据广东省林业局30日消息,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期在开展日常鸟类监测过程中,首次发现厚嘴绿鸠和楔尾绿鸠,其相关成果今年6月发表在《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》。经确认,厚嘴绿鸠和楔尾绿鸠均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。
厚嘴绿鸠和楔尾绿鸠均为鸟纲鸽形目鸠鸽科绿鸠属的鸟类。2022年12月9日,一只厚嘴绿鸠雌性个体在鼎湖山保护区被拍摄到。该鸟体型中等(体长约25 cm),其外侧覆羽的宽形黄色边缘特征明显,上下嘴基有红色。楔尾绿鸠雄性个体于2022年12月10日被记录,发现时正与厚嘴绿鸠雌性个体在一起活动觅食。该鸟体型中等(体长约33 cm),其肩部紫红色斑块明显,具备上尾下覆羽棕黄和腹部黄绿色等特征。
据了解,鼎湖山保护区建于1956年,面积1133公顷。经过67年的精心保护,该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长期保持在98%以上,生物多样性富集度高,分布有野生高等植物1778种,记录有鸟类272种、两栖爬行类81种、兽类43种,已鉴定昆虫740种、大型真菌836种。近年来,该保护区生物新纪录不断涌现,包括有蓝歌鸲、斑尾鹃鸠、黑冠鳽、黑眉柳莺、大波矍眼蝶、三色波带花蚤和丽罗花金龟等。
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吴勇强 摄
“其实不仅仅是在肇庆,广东各地发现的珍稀濒危鸟类也在逐渐增加。”据广东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广东鸟类资源极为丰富,现记录野生鸟类超过580种。近三年来,广东在中山、江门和湛江等地新记录了白鹤、黑雁、棕腹啄木鸟、中华凤头燕鸥等27种候鸟物种,黑脸琵鹭和勺嘴鹬在广东越冬的种群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,人鸟和谐共乐已成为南粤大地的独特风景。
据悉,广东将以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契机,高质量推进生态保护修复、水鸟生态廊道和水鸟栖息生境修复等,加快红树林营造修复,积极构筑候鸟迁徙驿站,不断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,为鸟儿建造一个温暖舒适的家园,持续扮靓广东绿美生态。(完)